河洛糖画是流传于豫西地区的民间技艺,俗称“倒糖人”倒糖饼”或“倒糖灯儿”,起源于明代,相传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艺上演化而来的,它经过六百多年来不断创新和发展,而今传承于洛阳偃师。
河洛糖画技艺清末由南方传到偃师,在偃师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工具仅一铲一勺,它是以白糖加入适量的冰糖加水熬制成糖块,在用时放在锅中溶化,用小勺子舀起糖汁,在石板上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子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即可食用。题材有十二生肖、花鸟鱼虫,卡通人物,形象生动,深受儿童和青年男女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