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区2021年红薯生产技术意见
红薯是我区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对红薯营养保健作用认识的逐渐提高,红薯产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为满足市场新需求,充分发挥甘薯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促进甘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发展,现结合我市的栽培经验,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一、选择适宜品种
淀粉加工型可选用商薯19、济薯25、豫薯8号等。食用型可选用普薯32、洛薯13、烟薯25、心香、金玉、西农431等。高产早熟型可选用龙薯9号、豫薯10号等,适宜色素提取的品种有烟紫薯3号、济紫薯1号等
二、深耕改土
红薯高产要求选择土质疏松、耕层深厚、保墒蓄水好、肥力适度的沙壤土。特别是蒸烤食用型甘薯最好选择无红薯病害的生茬地、土层较厚、排水良好,以保证较高的商品薯率。红薯地耕翻能加厚活土层,疏松熟化土壤,一般秋冬耕翻深度以25厘米为宜,春耕不能太深,要及早浅耕,随耕随耙,保住底墒。粘土掺砂可改良土质,增强通气性;盐碱地压砂可防止泛盐,降低耕层含盐量;砂地可掺入粘土、河泥、堆肥、绿肥等,改变其松散性,增强保水保肥能力。轮作是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甘薯可以和花生、玉米等作物轮作,轮作周期三年左右。
三、科学施肥
根据红薯需肥规律,红薯施肥掌握的原则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钾肥为主、磷肥为辅。同时,针对不同的土壤和肥力,施肥种类应有所区别,沙土地、瘠薄地应增施氮肥,以保证有足够的营养,丰产田应增施钾、磷肥,以防止氮肥过多造成雨季茎叶徒长而减产。亩产3000公斤的红薯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0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起垄时开沟施于垄下。红薯生育期长,需肥量大,还应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追施化肥。长势弱的可于栽后1个月内追施氮肥,每亩用尿素量不超过7.5公斤,中期高温多雨不宜追肥;当红薯进入块根迅速膨大期后,为防止茎叶早衰,可用0.5%尿素、2%~3%过磷酸钙、0.2%磷酸二氢钾等溶液进行根外叶面喷肥,每隔7天喷1次,喷施时间以傍晚为宜。
四、提高栽插质量
(一)起垄覆膜 结合深耕起垄栽培,作垄前一次性施足底肥,一般将60%~70%的有机肥结合深翻施入土壤,剩下的有机肥与化肥一起在起垄时集中施入垄内。起垄时要做到垄形肥胖,垄沟窄深,垄面平,垄土踏实,无大垡和硬心。起垄可采用机械起垄,各地根据情况确定垄距,一般瘠薄地70~80厘米,平原地垄距80~85厘米。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黑地膜覆盖,不用化学除草,紧贴表土覆膜无空隙,用土压实,栽后覆膜注意不要压断薯苗,扣苗后膜口小,湿土封口,封实不透气,避免高温和除草剂熏蒸。如用透明膜覆盖需进行化学除草,要做到喷洒均匀、无遗漏,注意不要喷到薯苗上,喷后不要破坏表土。
(二)适期栽植 春薯栽植期一般在气温稳定15~16℃,10厘米地温稳定在17~18℃时,蒸烤食用型春薯可适当晚栽10~15天,过早易感染黑痣病且皮色不鲜艳,晚栽虽略有减产,但商品性提高;夏薯要力争早栽,6月上中旬为宜,越早越好,否则小薯过多,商品性下降。
(三)合理密度 红薯的栽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栽插时间和方法等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讲,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密度宜稀,旱薄地宜密;施肥多的地宜稀,施肥少的地宜密。长蔓型品种(如豫薯8号、洛薯13)每亩栽植3000~3500株,短蔓型品种(如商薯19、徐薯32)每亩栽植3800~4500株。蒸烤食用型夏薯适当减少密度,每亩3500株左右,以增加商品薯率。
(四)搞好栽插 红薯栽插应选无病壮苗,剔除病苗、弱苗,以保证苗全、苗匀、苗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采苗时间。苗床薯苗高度25~30厘米,经过5天以上的放风晒苗后才可采苗;二是高剪苗。在离床土面5厘米高处剪苗,防止薯块病菌以及土传病菌通过薯苗带到田间,保留底部1~2片叶,以利于新芽萌发。尽量选择短节间薯苗。更换品种前用2%NaCl浸泡3~5分钟进行剪刀消毒。坚决禁止拔苗栽插,也禁止拔苗后再剪根的操作方式;三是薯苗处理。可将脱毒秧苗基部浸泡在60~80毫克/公斤的α-萘乙酸溶液中10分钟,促进生根,浸苗后立即栽插。未脱毒薯苗移栽至大田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800倍药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倍~500倍药液浸泡薯苗基部10厘米处8~10分钟,以防治黑斑病,用4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浸苗基部10分钟以防治茎线虫病;四是栽秧深度红薯栽秧深度一般以8~10厘米为宜。可采取直栽或斜栽方式。粘土或土壤含水量多的可稍浅,砂土或土壤含水量少的可稍深,以利于秧苗成活健壮生长;五是化控。栽后45~60天时,每亩36~50克的烯效唑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隔5天再喷施一次,连喷2次,防止茎叶旺长;六是查苗补苗。栽后一周内对因病虫害或栽植不当造成的死苗选用壮苗及时补栽,生长中期及时中耕除草、禁止翻蔓。
六、防治病虫害
红薯病虫害的发生对红薯产量、品质和商品率影响严重。除选用抗病品种、应用脱毒种苗、合理轮作、高剪苗、药剂浸苗等外,还要密切注意各生育期的病虫害发生。蒸烤食用型品种起垄和栽插时需重点防治茎线虫、蛴螬和金针虫等,尽量选用无线虫的地块种植,曾发过病的重茬地块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或毒死蜱颗粒剂起垄前撒施,亩用量4~5公斤,或栽苗时穴施,亩用量3~4公斤。大田发现黑斑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并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根据情况,可连续隔7天喷1次,直到根除。
七、及时收获贮藏
10月底日均气温降到15℃时收获。注意轻刨、轻运,减少伤薯。病虫感染薯块应带到田外集中销毁,严禁乱扔乱埋。窖藏期间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