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偃师市红薯科技特派员项目成果推进会在偃师市府店镇红薯产业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顺利举行,偃师市科技局科长刘亚丽、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洛阳市红薯产业协会会长侯文邦、国家林果协作网专家、国家药肥双建项目组专家刘玺、偃师市农工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韩高修、府店镇人民政府党委委员寇渊臻、府北村党支部书记杨妙存、偃师市缑山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府店镇红薯种植带头人武双建、府店镇红薯产业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潘西军、天脊化肥代表团等企业代表、各村支部书记等参加了活动。
刘亚丽(左上),刘玺(右上),武双建(左下),潘西军(右下)致辞。
侯文邦会长发表致辞,向大家分享了红薯产业的发展变革,由原来的保命粮到现在的致富、健康保健产业,这是时代的变革,亦是薯界同仁们努力的结果。洛阳市山川丘陵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洛阳在从事农业生产上,只能顺应自然规律,进行旱作农业生产,才能取得较好的收益。而甘薯耐旱、耐瘠、抗灾、高产的特点,正好适应了洛阳的自然条件。因此,大力发展红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洛阳市红薯产业协会依托河南科技大学科研力量,为薯农提供全套技术服务,已与伊川县鸦岭镇政府合作,将鸦岭镇打造成红薯特色小镇,让鸦岭红薯走向全国。协会愿意与所有想要合作的薯农朋友、从事红薯产业的人合作,与大家一起将红薯产业发展壮大。
韩高修主任向大家宣布偃师市农工局农技推广中心的测产数据:为加快偃师市红薯产业发展,探索红薯产业新模式、新经验,偃师缑山红薯种植合作社连续两年从洛阳市红薯产业协会引进红薯新品种,于合作社示范基地种植新品种红薯进行高产试验,探索适合偃师市种植的红薯品种,为偃师市红薯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试验结果是:今年缑山红薯种植合作社示范基地种植由洛阳市红薯产业协会提供的龙薯9号脱毒原原种,6月6日种植至10月31日,亩产达6430公斤,去年,基地种植由协会提供的商薯19、普薯32、烟薯25脱毒原原种,种植时间6月初,测产时间10月底,亩产分别达到4033.5公斤、4856.5公斤、4319.7公斤。而过去种植的老品种病毒病严重,品种退化严重,亩产仅2000-3000公斤。协会脱毒薯苗的增产效果明显,看着这些数据连我都心动了,明年也要种些红薯,也希望大家都能选用协会的脱毒薯苗,赚到更多的钱,发家致富不再是空谈。
大家听完测产数据都大为震撼,纷纷表示:来年一定要跟协会合作,使用协会的脱毒薯苗,让自己发薯财,为偃师市红薯产业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