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医疗卫生


今日大寒:愿健康常伴 万事皆顺意

来源 : 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5-01-20     点击次数:255

2025120日(农历腊月廿一)35959秒,我们迎来大寒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00度。

大寒是24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冷之时,寒意凛冽,万物蛰藏。同时也是冬藏转春生的时期,于冰天雪地中,隐隐可见大地回春之迹象。在这个寒冷的时节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大寒养生的要点为健康护航

食宜温 养肾为主

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等,有助于体内阳气升发,可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可以适当增加摄入的热量,例如羊肉、红枣等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每天早晚喝一碗姜汤,有补气、提神、改善睡眠的功效。

肾应冬,属水,主藏。所以,冬季养肾是养生的基本认识。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可适当多吃

大寒要灭“四把火

1. 心火

症状:心火过旺时主要表现为心烦急躁、口舌易糜烂生疮、舌尖红等症状。

方法:心火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防止情绪波动;避免长时间待在过热或过凉的环境中;同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之物,少喝酒;加强运动;平时要多喝水,最好是温开水,特别是老人和儿童。

2. 肝火

症状:肝的性情最急躁,肝火上升时人也会变得急躁易怒,出现头痛眩晕、目赤、耳鸣、面红、口苦、咽干等症状。

方法:养肝的关键在于制怒,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闷气、发火;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因为身体劳累而导致情绪不稳;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尽量少碰烟酒等。

3. 肺火

症状:无论温热或风寒之邪,都可能侵袭肺部,转化成肺热,出现咳嗽、咽喉干疼、呕吐黄痰、口干而喜冷饮等症状。

方法:在多风干燥的寒冬季节,一定要保证每天喝足够的水;冬季在注意保暖的同时,室内也最好每天通通风;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易上火的食物;户外活动时避免着凉等。

4. 胃火

症状:胃上火时消化道里会感觉像有一把火在烧,出现胃部灼痛、渴喜凉饮、口臭、口腔溃疡等。

方法:平时要注意少吃辛辣、过热的食物,如火锅、辣椒、生葱、姜、蒜等;适当食用一些清凉食物,如用莲藕榨汁、配上蜂蜜一起服用,可润胃凉血。

大寒养生防“四寒”

大寒节气,易使人体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拘急,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痛、感冒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出门应戴好帽子,避免湿发出门,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选择舒适保暖性能好的鞋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中医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防脚寒——做个暖足浴

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

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方法: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

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

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过了大寒离除夕就更近了凛冬再寒也有尽春花虽远终有期愿大家养好正气,远离邪气身心俱暖、安康顺遂我们一起奔赴下个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