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医疗卫生


孕期科学补铁 守护母婴健康

来源 : 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5-09-15     点击次数:39

孕期贫血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胎儿发育迟缓、早产甚至智力损伤,同时增加孕妇心力衰竭、产后感染等风险。本文结合临床指南与最新研究,为孕妈妈提供科学补铁的实用方案。

一、孕期贫血的危害:母婴健康的双重威胁

1.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贫血时,胎盘供氧不足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出生体重低于正常标准。长期缺氧还可能损害胎儿脑细胞发育,增加智力低下风险。若血红蛋白低于70gL,胎儿窘迫概率显著上升,严重时引发死胎。

2.对孕妇的影响

贫血会降低孕妇对失血的耐受性,分娩时易发生休克。长期贫血还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并削弱免疫力,增加产褥期感染风险。研究显示,贫血孕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比健康孕妇高2.3倍。

二、科学补铁:分阶段精准干预

1.孕早期(1-12周):预防性补铁

饮食调整:每日摄入红肉50-75克(如牛肉、猪肉),搭配深色蔬菜200克(如菠菜、苋菜)。维生素C可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建议餐后食用猕猴桃1个或鲜枣10颗。

避免干扰:茶、咖啡中的鞣酸会抑制铁吸收,建议餐后1小时再饮用。

监测指标:孕12周前完成首次血常规检查,若血清铁蛋白30μgL,需提前干预。

2.孕中期(13-28周):强化补铁期

饮食升级:每周食用动物肝脏1-2次(如猪肝30-50克),采用卤煮或快炒方式保留营养。合并高血脂者可用血豆腐替代,每周不超过2次。

铁剂补充:若血红蛋白110gL,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常用药物包括琥珀酸亚铁片(餐后服用,减少胃肠道刺激)、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吸收率高,副作用小)。

运动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孕妇瑜伽或散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铁利用率。

3.孕晚期(29周至分娩):紧急补铁期

静脉补铁:若血红蛋白80gL或口服铁剂不耐受,可考虑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2周内可提升血红蛋白20-30gL

输血指征:血红蛋白60gL伴心悸、气促等症状时,需紧急输注洗涤红细胞悬液,避免循环超负荷。

产时管理:分娩时建立静脉通路,备血,第二产程避免用力过猛,减少出血风险。

三、补血食谱:营养与美味兼得

1.菠菜猪肝汤

材料:猪肝50克、菠菜100克、生姜2片。

做法:猪肝切片浸泡去血水,菠菜焯水去除草酸。锅中加水煮沸,放入猪肝、生姜煮至变色,加菠菜稍煮,调味即可。

功效:猪肝含血红素铁22.6mg100g,吸收率达15%-35%,菠菜富含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2.红枣红豆粥

材料:红枣10颗、红豆50克、大米30克。

做法:红豆提前浸泡4小时,与红枣、大米同煮至软烂。

功效:红枣含铁2.3mg100g,红豆富含叶酸,共同促进红细胞生成。

3.黑木耳炒瘦肉

材料:黑木耳20克、瘦猪肉100克、青椒1个。

做法:黑木耳泡发撕小朵,瘦肉切片用淀粉腌制。热锅炒熟瘦肉,加黑木耳、青椒翻炒,调味出锅。

功效:黑木耳含铁97.4mg100g,瘦肉提供优质蛋白,荤素搭配提高铁吸收率。

四、特别提醒:补铁误区需避开

1.过量补铁:铁摄入超标可能引发便秘、恶心,甚至影响锌、铜吸收。每日铁摄入量不应超过60mg

2.盲目食疗:阿胶、桂圆等传统补血食物含铁量低,不能替代药物。

3.忽视复查:补铁后需每4周复查血常规,调整剂量。铁剂需持续服用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4-6周,以补充铁储备。

孕期贫血需早发现、早干预、科学补铁。通过饮食调整、药物补充及定期监测,绝大多数孕妇可有效纠正贫血,为胎儿提供充足的氧气与营养。若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守护母婴健康,从科学补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