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乡镇活动


首阳山街道:强化“无访村”创建 促进基层治理创新提升

来源 : admin     发布日期:2023-02-02     点击次数:430

1月15日下午,首阳山街道开展“无访村”慰问活动,为新庄、寨后、邢沟、白村、坟庄、前张、渔骨、义井、寺里碑9个“无访村”群众送去大米、食用油3600余份,在寒冷的冬日给群众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近年来,首阳山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无访村”创建为抓手,坚持源头治理,畅通信访渠道,狠抓疑难化解,努力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2022年信访总量较上年下降15%以上,创建9个“无访村”,较上年增加3个、增长50%,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大局稳定。在具体工作中,街道始终坚持“围绕一个目标、强化四项举措”: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明确了“七个不发生”的工作目标,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风险不外溢”。即不发生影响政治安全事件,不发生暴恐案事件,不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不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不发生大规模进京集访事件,不发生群死群伤公共安全事件,不发生舆论炒作事件。  强化四项举措 一是强化大员上阵      街道党工委主动把信访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书记、主任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组织指挥、亲自督促落实,每周开展接访、约纺,全年共接访群众120余批次。对于重点案件、重点人员,实行“四个一”分包机制,即每个案件由“一名班子成员、一名机关干部、一名村委干部、一名公安民警”分包,压实领导包案责任、干部包保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无访村”创建      将每年未发生区级以上信访的村认定为“无访村”,在项目建设、乡村运营、三变改革、人居环境整治、“五星”支部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春节对每户群众开展慰问活动。通过“无访村”创建,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形成“有事找支书”的思想共识,切实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2022年,9个“无访村”共接访群众1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50余个。 三是强化源头治理      压实村支部书记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综治网格员“末梢神经”作用,将每周一确定为“支部书记接访日”,实行主动开门接访、上门约访、进门下访等形式,收集群众的实际困难及矛盾纠纷,多措并举帮助解决,坚持“一事一复”工作机制,做到事事有回音,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案件的矛盾和纠纷。对于疑难复杂案件,街道办及时介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订解决方案,回应群众诉求。针对群众关注的拆迁安置过渡费问题,街道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筹措、垫付资金1800余万元,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四是强化分类施策      坚持依法信访、阳光信访,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工作原则,对所有交办信访件和自排件进行标注定性,坚持一案一策、综合施策,切实做到化解一批、疏导教育一批、依法处置一批。2022年,共办理上级交办案件76起,化解率达到100%,“春风行动”、“五项行动”等攻坚活动交办案件全部办结,筹集资金2万余元对15名生活困难的信访人进行了救助,依法刑事打击1人、警示性教育11人。  下一步,首阳山街道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市域社会治理、“三零创建”等工作为载体,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好基层治理,依法依规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