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建议提案


关于区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第36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来源 : 区教育体育局     发布日期:2023-07-17     点击次数:1252

张莉丽、姬晓晶、马笑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高质量教育,重振偃师辉煌”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让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和热切期盼。教体局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初衷,以“河南一流,洛阳第一”为奋斗目标,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举措以求重振偃师教育辉煌。

 一、严格遵守招生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中,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免试入学”原则,根据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布局、办学条件、学位数量、交通状况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学校招生规模和划片范围,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严禁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等形式选拔学生,切实落实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生政策,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

二、加大人才引进,全面开展系统培训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争取和支持下,在我区中小学教师超编的情况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中教师50名。此次高中教师招录在学历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要求一本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28人,占比56%。且在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上普遍高于往年新录用教师。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当前,我区中小学教师处于超编状态,但教师队伍年龄、学科等结构仍不合理。为保障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招教计划已报区编制部门。二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现状及培训需求,开发培训课程,做好培训设计及训后跟踪管理,使培训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地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国培、省培、市培、县培,通过网络研修、外出培训,开阔眼界,提升视野。通过“国培计划”项目县,打造教师发展中心、示范学校,持续开展充分发挥其作用;依托名师工作室、名师骨干师徒结队、跟岗实训、首席教师评聘等形式,持续开展帮扶活动,提升教师能力素质。通过本土优质教育资源或外聘教师进行精准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

三、深抓教研教学改革

教体局理清思路,一是组织教师到外地(淅川、栾川)学习。二是制定各种教育教学方案,完善各种奖惩制度;全体教育人落实业务为王理念,聚焦主业抓教学;加强深度教研,以教研促质量提升。三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在2021年课改1号文件基础上,2023年5月又出台《偃师区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意见)》,作为本年度重点工作之一。

四、践行三苦精神,提升业务水平

一是践行三苦精神。(领导苦抓,深入一线;教师苦教,做好陪伴;学生苦学,抢抓时间)。提升校长和教师业务水平。定期开展校长赛课、校长说教研和教师磨课练兵等活动。二是抓好学校教研。要求高中做细抓实“每日一研”说课活动、中小学设立统一教研日、同时城乡学校间进行深度交流,互相借鉴。

全区中小学校上下同心,目标坚定,师生发扬三苦精神,潜心研究,科学复习,扎实推进教学实施,根据质量检测及时总结和优化备考策略,成绩持续提升。

五、想方设法提高中招录取质量

(一)出台了“提高我区中招质量的十项措施”

1.分析情况找差距;2.全面加强中考备考指导;3.进一步提高模拟练习质量;4.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5.多维度加强与洛阳市教研室的合作;6.持续抓好日常教研活动;7.持之以恒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8.不断完善质量考评体系;9.重视书写规范,提高卷面分值;10.重视大阅读活动。

(二)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1.大阅读工作: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适应中高考要求,出台大阅读通知、细则,要求领导、老师以身作则,带头读书;定于每年4月和10月为区中小学读书月和读书周,开展些列活动。中小学期末质检考试树导向,设置15分的大阅读试题,考后大阅读成绩纳入各单位专项考核。

2.书法教育:为使学生养成工整规范的书写习惯,增加卷面分值,出台了书法教育活动方案、细则,定于每年4月和10月举行全区师生书写大赛;中小学期末质检考试,小学设置5分的书写题目,初中作文5分卷面分,考后书写成绩纳入各单位专项考核,各学段组织的质检考试已落实。

(三)发挥教研员学科引领作用。

教研员每周都要到各个乡镇、局属学校参加听评课以及学科教研活动,进行中招备考专题讲座,指导教师如何有效进行复习备考,通过学科业务群为教师解疑答难。组织学科教师参加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活动、洛阳市各学科中考备考会,学习各学科河南省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复习备考等内容,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研讨。目前,教研员深入一线听评课,具体指导九年级六月底的中招备考工作;同时,做好其它学段期末命题工作。

    


 

                                                    区教育体育局

                                                 202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