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医疗卫生


凉血止血话槐花

来源 : 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4-04-25     点击次数:3582

槐花又叫刺槐,是槐树的花及花蕾,我国各地普遍栽培,每年4~5月开花,花期为10~15天。槐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槐花既可以鲜食,又可以烘干储存;既可以单独成菜,又可以与其他食物搭配食用。鲜槐花以花瓣尚未绽放时的口感为佳,也可作为中药治疗疾病。

槐树与我们的祖先有密切的联系,许多人至今还以大槐树作为认祖归宗的根据。山西民谣云: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关于槐花的药用功效,宋代文学家方勺在《迫宅篇》中就记载了一则槐花止血的案例:有一位书生,舌头突然出血不止,许多医生不知何病、束手无策;著名医家耿隅诊病后说,此病叫舌衄。耿隅让书生将槐花炒熟,再研为细末摊在舌上。果然,书生痊愈了。

槐花性微寒,味苦,归肝经、大肠经,主要功能是凉血止血、清泻肝火。凉血止血是指槐花在血热出血时,可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适宜便血、痔疮出血等患者服用。清泻肝火是指槐花可以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症状,如目赤、头痛、头胀、头晕等。

槐花茶 材料:干槐花10克(鲜槐花加倍)。做法:将干槐花放入杯中,加入适量沸水浸泡片刻,代茶饮。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湿热下行之痔疮、便秘、便血等症状。痔疮患者平时应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两地槐花粥 材料:槐花、生地、地骨皮各30克,粳米60克。做法:槐花、生地、地骨皮加适量清水煎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共煮为粥。功效:清热固经,适用于月经量过大、经血色深红或紫红、腰腹胀痛、心烦口渴、尿黄的患者。此粥以槐花、生地、地骨皮3味中药煎汤用来煮粥,既能让药性入粥,又能顾护胃气。生地既可以清热凉血,又可以养阴生津;地骨皮可以泄实热,二者共用可以增强槐花凉血止血的功效。这3种药物均属寒凉之药,以粳米煮粥可保护胃气,防止寒凉之品损伤脾胃。

槐银汤 材料:槐花10克,金银花9克,黄酒和水各250毫升。做法:黄酒和水一起放入锅中,再将槐花、金银花放入锅中,加热煎煮二三沸,放凉后即可饮用。功效: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疔疮肿毒。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与酒煎煮,可以增强药性。

需要注意的是,蒸槐花不易消化,消化系统功能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宜过量食用。同时,过敏性体质的人也应谨慎食用槐花。《时病论》记载:清肠之槐花,去寒之姜、桂,利湿之米仁,皆为犯胎之品,最易误投,医者不可不敬惧乎。因此,孕妇不宜食用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