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单位政务公开


行走山化第一站来啦!带你开启颜真卿墓探秘之旅

来源 : 山化镇     发布日期:2024-11-07     点击次数:812


图片


在中原大地的怀抱中,隐匿着一处被时光温柔以待的瑰宝——山化镇。踏足这片古老的土地,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脉搏,那磅礴的跳动,让我们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不朽与永恒。历史的脉络在脚下悄然铺展,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这里,不仅是一方水土的滋养之地,更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梦幻篇章。

走进山化镇,仿佛踏入了一幅缓缓展开的古代画卷。青石古道旁,古木参天,每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漫步其间,您能深切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宁静与祥和,仿佛每一口呼吸都能吸进千年的文化底蕴。

快来跟随我的脚步,让我们一块儿穿越文化的云雾,让旅行成为心灵的宴飨;品味世间百态,卧醉文化长廊。



\行走山化第一站·走进颜真卿墓/



走进颜真卿墓,不仅是一次对书法艺术的追溯,更是一次对忠诚与智慧的敬仰。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历史之旅,追寻颜真卿的足迹,感受这位伟大书法家的精神魅力。

图片



关于颜真卿


\千古一人,万世敬仰/



颜真卿是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

颜真卿是一位怀瑾握瑜、志洁行芳的硕学鸿儒,也是一名克己奉公、爱民如子的清官廉吏。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真乃社稷之臣,栋梁之材。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甚大。他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颜真卿的楷书雄秀端庄,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关于颜真卿墓


\青山埋忠骨,万籁作铮铮/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颜真卿墓位于偃师汤泉村南,东邻汤泉村小学,西隔一条南北小巷,与众多农家宅院相望。

颜真卿墓北倚邙山,南坐洛水,长宽均为16米。墓前有明、清石碑各1通。明碑为时任县令吕纯如撰写“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该碑高1.75米,宽0.60米,厚0.15米。清碑高1.45米,宽0.60米,厚0.17米。正面正中刻“唐赠司徒谥文忠颜鲁公之墓”,为乾隆五十五年三月时任太守张松孙和邑令汤毓倬所立。颜真卿墓园有一条方砖铺成的宽敞的T形通道,两旁的花畦里栽满紫色鸢尾和各色常绿灌木,墓冢前一排高大的雪松已有遮天蔽日之势,颇富气概。

颜真卿墓历经沧桑,但始终被后人珍视和保护。明朝万历年间,偃师知县吕纯如发现了颜真卿墓,并对其进行了重修。清朝乾隆五十五年,知县汤毓倬再次对墓进行了整修,并立下了清碑。1993年,山化乡政府对颜真卿墓进行了全面整修,使之面貌焕然一新。2016年,山化镇政府对墓园广场再次进行了绿化和亮化,新建了东出口广场,改善了墓园整体环境。2020年,山化镇解放思想,广开言路,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和我省颜真卿墓优势传统剧种相结合,编演了历史名人戏曲《大唐忠烈颜真卿》。2022年又在墓区东侧安装了廊架,进行了绿化,使环境和功能得到了不断提升。经过历届政府的不断整修,颜真卿墓已经成为一个环境清净幽雅的名人圣迹区,不仅成为人们缅怀中国古代忠义名士、文化精英颜真卿的纪念场所,更是交流书法技艺的理想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