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1月5日,洛阳市与全省同步举行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集中签约、开工、投产一批重大项目,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精气神拼经济抓发展,迅速掀起新一轮“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热潮。
在“签约一批”活动中,洛阳市共集中签约项目48个,投资总额217.6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在洛阳市分会场有8个项目现场签约。
从投资规模看,本次签约项目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投资总额55.5亿元;5亿元至10亿元项目14个,投资总额80.5亿元。
从产业类型看,签约项目主要聚焦“四新一装备”风口产业,其中新能源产业方面,伊滨区华域新能源精密结构件生产制造项目,建设生产动力电池上盖体、框架、下壳体等精密结构件,进一步完善中州时代产业链配套;新材料产业方面,伊川县年产30万吨再生铝基特高压导线项目,推动洛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
此外,在新IT产业方面,洛龙区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引进2000P算力高端智算中心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推动洛阳市人工智能算力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智能装备方面,孟津区的智能轴承生产项目,预计年产20万套高精度智能轴承,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投产一批”活动,在位于偃师区的河南通达电缆节能环保柔性特种电缆及新能源特种线缆项目现场举行。该项目属现代先进装备制造业体系,总投资5.2亿元,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项目投产后可增加就业约1000人,预期可实现增加产值约30亿元,增加利税约1.5亿元,使企业的制造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开工一批”活动,在洛阳强力科技铝箔彩涂项目开工现场举行。项目位于偃师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占地87亩,计划总投资3.6亿元。项目投产后,可年产铝箔彩涂制品约15000吨,实现产值约10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约1000个,增加税收约2000万元。作为洛阳市铝基新材料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该项目利用“互联网+”实现数据双向流通,促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全方位转变。
当日,洛阳市共集中开工项目22个,总投资1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8亿元。其中,先进制造类项目10个,总投资103亿元,包括:投资60亿元的伊滨区中州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以及投资15亿元的涧西区七二五所船舶新材料科技产业社区项目等;社会民生类项目7个,总投资30亿元,包括:投资10亿元的洛龙区二郎庙城中村城市更新项目,以及投资6.8亿元的孟津天合康养颐养项目等;战略新兴类项目5个,总投资20亿元,包括:投资5亿元的洛宁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以及投资3亿元的瀍河区洛阳智能算力产业中心项目等。
项目建设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和突破口。洛阳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洛阳市将继续坚持“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加强项目谋划,加快项目进度,抓实要素保障,推动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红”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