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表示,推行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将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向定点医药机构运行持续注入流动资金,增加“现金流”,缓解垫付资金压力,进一步赋能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快给钱、快赋能”。
1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国家医保局将进一步优化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和结算政策,不断提高结算清算效率。明确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
根据《通知》,河北、浙江、安徽、海南、贵州等17个省份的76个统筹地区,将作为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的试点省市,于2025年1月至5月启动实施即时结算。其他省份需要在2025年7月至12月全面启动。据悉,即时结算范围为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包括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住院、生育、药店购药等医药费用。
坚持基金预付与即时结算相结合,既通过基金预付增加医药机构现金总量,也通过即时结算加快医药机构现金流速。《通知》表示,各地相关部门要不断提高拨付频率,缩短结算周期,可以采取逐笔按比例拨付,也可以拨审分离、同步推进,还可以先拨后审、月度抵扣。
过去,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结算一直是“后付制”,即参保患者出院时只缴纳个人自付费用,医保报销部分需要当月进行逐笔汇总,于次月15日前向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支付;医保经办机构受理后,再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拨付等流程。这种基金拨付方式存在滞后性,一笔医保应付费用,自患者出院后一般需要60天才能到医院账户上。如遇到异常结算需要沟通复议等情况,有时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到账,不利于医院资金流转。
“实施即时结算改革后,医院每天都能按比例收到上一天发生的住院医保基金,这些真金白银缓解了医院垫付资金的压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赋能助力。”淮北市人民医院院长刘永刚说。
国家医保局表示,推行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将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向定点医药机构运行持续注入流动资金,增加“现金流”,缓解垫付资金压力,进一步赋能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快给钱、快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