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偃师供电公司联合地方政府,在黄河偃师区段北邙山区域启动“卓越电力”公益林项目。30余名电力青年志愿者共同挥锹培土,植树造林,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探索“生态+能源”融合发展新路径。
绿色行动 央企担当护生态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卓越电力”公益林项目紧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针对北邙山区域水土流失、扬尘突出问题,通过科学植树构建生态防护体系。项目首期选址35千伏牛庄变电站旁,既减少了设备运维压力、提升碳汇储备,同时缓解树线矛盾,实现“生态护电”协同发展。
“央企需扛起绿色转型的示范责任,从‘供电保障者’向‘绿色引领者’升级。”偃师供电公司总经理姚红亮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活动现场,“卓越电力”公益林正式揭牌,党员干部、青年员工、劳模专家分区域种植象征廉洁、成长、理想与传承的主题林木,每棵树均悬挂标识牌,标注种植者信息、碳吸收值及寄语,传递“种下希望、收获未来”的理念。
科技赋能 创新种植提质效
为提升树木成活率,项目创新采用“鱼鳞坑+滴灌”种植技术,配合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使树木成活率从60%提升至90%以上。林业专家现场指导志愿者科学栽植,优选杜仲、海棠、石榴等兼具固土与经济价值的树种,搭配低矮灌木形成立体防护体系,显著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公益林不仅添绿母亲河,更将持续扩大碳汇规模。”姚红亮介绍,未来项目将形成清风林、成长林、理想林、传承林及职工家属共建的“大同林”五大主题林区,并计划每年植树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打造集生态修复、文化传播、品牌建设于一体的示范工程。
多方聚力 山河永续绿意浓
多年来,偃师区通过义务植树让昔日荒山披上绿装。2025年,黄河生态廊道偃师段预计新增绿化面积3000亩,种植乔灌木25万余株。偃师区林业局局长宋国平表示,当地以“生态+能源”协同发展为思路,兼顾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让公益林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
随着首批树苗扎根沃土,“卓越电力”公益林建设迈出坚实一步。这片土地将见证绿树成荫、碳汇增长,更承载着国家电网人与沿岸群众守护绿水青山、共绘黄河安澜画卷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