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市长张玉杰到偃师区调研
·洛阳市涉外法律服务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供需对接会召开
·偃师区组织召开铝基产业发展座谈会
·偃师区产业链代表企业提出的产业发展意见建议
★领导动态
4月4日,市长张玉杰深入偃师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调研经济运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工作。
洛阳优箔金属材料公司抢滩布局新能源电池铝箔产品,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供应商。张玉杰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和续建项目一线,详细了解技术创新、产品应用等情况,对企业积极融入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群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企业抢抓新能源风口“机遇期”,乘势而上、向新而行,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品矩阵,加强质量管控,拉长产业链条,持续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洛阳新星轻合金材料公司,张玉杰认真倾听企业发展诉求,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鼓励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深耕行业细分领域,推动资源重组整合,在优质存量中做大增量,实现由“原料”到“材料”再到“产品”的转型升级。
通达电缆主动进军高端电缆、新型材料等制造领域,正冲刺年营收百亿目标。张玉杰仔细察看智能化产线、新产品开发等情况,鼓励企业加强产业研究和前瞻谋划,主动对接优势产业链群,加快优化产品布局结构,积极融入风口产业赛道,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洛玻集团洛阳龙海电子玻璃公司专注信息显示超薄电子玻璃的研发生产销售。张玉杰详细了解新产品研发、新产线建设等情况,要求属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强化服务意识,统筹做好要素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创新信贷投放方式,有针对性地破解资金等瓶颈制约,助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张玉杰还实地调研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情况,强调要结合区域交通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主动向上对接、争取政策资金,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构建全链条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产业体系,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园区。
★会议召开
4月10日下午,市司法局联合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等举办涉外法律服务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供需对接会,邀请企业代表、法律服务机构代表等进行座谈交流,搭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与民营企业的沟通桥梁,以优质法律服务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洛阳一拖众成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信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洛阳卡尔办公家具有限公司、北易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和问题;河南精专律师事务所、北京大成(洛阳)律师事务所、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北京中银(洛阳)律师事务所、洛阳仲裁案件受理中心、洛阳市河洛公证处等多家法律服务机构现场进行了解答和业务介绍。供需双方就加强务实合作、高效对接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市司法局党组书、局长党慧在致辞中表示,市司法局高度重视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围绕服务民营企业这一目标任务,先后出台了《市司法局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洛阳市以高水平法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制定《民营企业法律服务诉求运转机制》,联合开展了“深化法律服务 护航企业发展”专项活动,持续推进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成立了洛阳市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律师团,聚焦企业所急所盼,精准提供法律服务。市司法局在涉外法律服务平台机构建设、服务领域拓展和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一批示范性成果。成立了省内首家地级市涉外商事与法律服务中心,内设涉外商事调解中心和外国法查明中心等机构,实现涉外法律服务集群一体化。建立了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体系,聘任200余名律师调解员,联合市中院以及4家基层法院签订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合作备忘录,在5家法院挂牌分中心。制定了《洛阳市加快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若干措施》,与河科大共建洛阳国际商事/知识产权仲裁研究院。实施了法律服务多元“出海”工程,与美国纽约2家律所签订合作协议。依托现有资源,积极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新高地,牵头起草了《洛阳市加快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若干措施》,推动洛阳市律师协会、洛阳仲裁委、洛阳国际商事仲裁院暨洛阳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集中搬迁入驻至高新自贸区,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集聚区。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建立服务民营经济供需对接长效机制,根据需求及时召开对接会议。按照与中国-中亚法律查明研究中心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外国法查明中心实体化运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持续加强涉外法律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涉外法律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风险,护航民营企业“出海”,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3月31日下午,偃师区政府在优箔公司会议室组织召开铝基产业发展座谈会。区领导邱五德、李世伟出席会议。区工信和商务局、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负责人及发改委、科技局相关负责人,17家铝基代表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报了全区铝基产业发展总体情况。大唐首阳山电厂介绍了铁路物流运输、站台改造基本情况及下步计划,其他企业围绕铝基产业发展、本企业2025年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发言。
新星轻合金公司负责人提出:今年产值目标30亿元,月需求1.2万吨铝锭,在大唐建仓储物流能够给企业节省物流成本,希望政府进一步协调降低用电用气成本,加快融资贷款进度,提高产业竞争力。鑫隆(鑫鑫)铝业负责人提出:企业日需要1700吨铝锭,在大唐建仓储物流每吨省运费14元左右。4月份开始,企业对生产线改造升级,生产轻薄高附加值的产品,鑫鑫铝业目标是做到100亿元。优箔金属负责人提出:宁德时代正在审核本企业的产品性能和外部工艺,企业的目标是细分领域市场份额第一。企业可走光伏绿电路子,降低用电成本。通达新材料负责人提出:3、4月份应为生产旺季,但今年不旺,建议组织企业在全国大的有色金属展会上宣传,扩大企业影响力。燃气能耗占能源的70%以上,巩义的燃气和物流便宜,建议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星元电子负责人提出:生产有所下滑,经过筛掉下游市场不良客户,目前客户减少但销售额没有减太多,今年目标做180—200万张,销售额3亿元左右。春宾电缆负责人提出:今年销售额目标增长20%。润鑫铝业提出融资额度不够,还需要再贷款。强力科技提出电商转到生产行业,企业最缺管理人才和资金。澳鑫金属提出今年销售目标达到3.5亿元,需要解决北边土地使用问题。金川铝业提出今年维持产能4.5亿元左右,建议大唐首电引进中储贸易商。标宇铝业提出铝餐盒可以和强力科技合作。目前企业招人难,需要招聘年轻人上夜班。企业目标总产值做到10亿元。等等。
随后,相关委局就企业反映的意见建议进行了现场解答和表态,对反映的融资、人才等问题由民营经济发展局、区政府办(金融)尽快落实。
最后,副区长邱五德指出:全区铝基产业感觉形势内卷,面临困难和压力,企业的生产成本较高,用电、用气、物流仓储、产品亮点等优势不明显,多数企业明显感到产业链低端有危机感,已在求变求新。下步工作围绕三个方面做文章。一是要围绕降本增效做文章。要加快大唐首电有色金属物流园建设,力争8月份投入使用。降低用气用电成本,企业要走风光荷储一体化路子,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要围绕延链补链做文章。现有产品要向下游终端消费对接,形成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链本地配套。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产品创新和开发,在铝的改性增值上做文章,开创更多应用场景,建好铝加工产业园。三是要围绕服务企业做文章。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用好“两新”政策,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服务落实、政策落地。
为深入了解偃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4月10日上午,区政府副区长邱五德召集,在区政府会议室召开6家产业链代表企业座谈会。区领导李世伟、区工信和商务局和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现将会上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汇总如下。
通达股份负责人提出:政府要加强对产业的规划引领,有色金属加工产业发展目前存在问题:一是大部分是低端产品,集群怎么扩大和提升。二是怎么在土地要素保障等方面吸引巩义企业过来。三是涉企执法政策比巩义严,要提供宽松的执法空间。四是人才的引进和留用。借助洛阳市对博士后工作站的政策,引进7名博士,没有这些政策人才引不进来。五是铝杆、高分子材料产业未形成配套。六是偃师配电设施薄弱,要加快顾县供电所11万伏电站建设扩容,企业电路闪断一次损失20—30万元。七是审批过程太长。郑州市经开区实行项目承诺制、容缺办理、跑签制度,项目从开工到建成只用了6个月,前期相关手续都是边建边完善,建议引进这个机制。
鑫隆铝业负责人提出:一是企业用气成本需要再降低,气价高。二是企业进行联保担保贷款,建议对第一责任人强制执行到底,确实还不上的再执行第二责任人,这样既避免恶意骗贷,又避免联保企业被拖死。三是企业正考虑新上箔材生产线。
鞋业协会负责人提出:偃师鞋业优势是历史久、数量多,物流、市场有基础,短板是没有龙头、没有品牌、没有拳头产品,提出名品名企名家的思路。建议:一是建一个符合本地鞋企发展的园区。二是鞋业的主导方向是聚氨酯和注塑,冷粘也需要兼顾。三是环保执法尽量少增加企业负担。四是加强劳动用工平台建设。
中岳耐材负责人提出:一是人才短缺制约发展,企业需要无机非金属专业大学生,本月15号、16号拟到武汉科技大学进行校招。二是目前企业准备引进储能。三是厂区北边迎军路与龙少路之间连接线约100米道路需维修。
建园模具负责人提出:一是建议对不良信用企业加大协调力度,加强融资服务协调。二是建议引进浙江黄岩项目引进对赌机制,对引进的项目有制约,达不到条件立即推出园区。三是建议做好人才公寓,提供娱乐休闲服务功能,吸引和积聚人才。
北易大阳负责人提出:一是缺技术研发人员。二是电动车生产与国家政策有矛盾。三是人员老龄化严重,企业人才断层,青年用工不好招。(区民营经济发展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