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认为:“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这种文明形态即为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之所以成为证明夏朝历史的历史遗址其主要原因在于二里头遗址的存在时间在3800年—3500年前,在遗址存在时间上比较接近古代文献记载的夏朝年代。
城址、宫殿、青铜器等文明标志的出现,财富分配不均,表明二里头文化时期已产生阶级对立并进入到了国家阶段,可以确定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朝晚期的都城。
它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找到在年代上更接近夏朝历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遗存。
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都邑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由“满天星斗”式的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广域王权国家时期。
由之前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作为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二里头文化的文明底蕴通过商周时代王朝间的传承扬弃,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