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书记驻村后,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不少实事。前些天我种的黄金甘蔗上市了,由于天气原因销路不是很好,她第一时间帮我宣传销售,解了我的燃眉之急。”10月24日,提起偃师区大口镇草庙村驻村第一书记曹玉姣,该村种植户孙丹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温暖一幕,是偃师区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尖兵”作用,深耕基层高效能治理的生动缩影。
党建兴则事业兴,支部强则治理优,基层治理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压舱石、定盘星。2025年以来,偃师区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选派55名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以“五基四化”为指引,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抓好支部建设、壮大基层队伍、突出机制建设,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走出了“组织强、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治理新路径。
建强基层党支部 筑牢治理“硬支撑”
“趁这两天天晴了,咱们抓紧时间抢收秋粮,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村里的老人、困难户上门服务。”10月26日上午,大口镇草庙村驻村第一书记曹玉姣组织召开党员议事会,安排秋粮抢收工作。

驻村以来,曹玉姣锚定“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建设,在建强基层党支部上持续发力,定期组织村党员干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让村党支部运行机制更加规范,推动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更加完善,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同时,依托“一约五会”制度,对村民行为进行正向引导和规范约束,提升村级自治水平,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领头雁”。截至目前,草庙村已培养积极分子5名、发展预备党员2名,不断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村子要发展,支部是核心。2025年以来,偃师区坚持把党建作为破解治理难题的“总开关”,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选派55名驻村第一书记覆盖整顿全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共建共融,先后开展5次驻村第一书记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定期指导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不断强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层战斗堡垒更加坚固。与此同时,细化驻村任务清单,在防汛抗旱、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引导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在偃师区成为生动实践。
推进网格化建设 打造治理“升级版”

“驻村工作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群众身边的真真切切。群众有需要,我们就有行动。”这是缑氏镇刘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王长乐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
王长乐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上发力,落实以“总网格长+一般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微网格员”为基础的网格管理体系,并组建6个网格矛盾化解小组,形成全域覆盖的治理网格。王长乐带头担任矛盾化解小组组长,针对土地流转争议、邻里矛盾、历史遗留问题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与此同时,“刘庄大舞台”演出、“好媳妇”评选等活动,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有效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的治理目标。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偃师区始终将驻村第一书记队伍建设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通过选优配强队伍、构建多元治理机制、激活内生发展动能,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下的基层高效能治理新路径。
该区以驻村第一书记作为主力,推进“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实现“一格多用”,划分农村网格2127个,下派104名科级干部任网格党建指导员、616名机关干部任微网格员,实现“党员抬头可见阵地、举步可找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排查、邻里矛盾调解等工作,并示范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聚力产业谋发展 织密民生“保障网”

“我们立足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增强群众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治理赋能,将绿色福利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缑氏镇化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卫奇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今年2月,卫奇到任后迅速深入田间地头摸情况,立足村情培育特色产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依托村内葡萄种植基础,经市场调研后引导群众转型种植夏黑、巨峰、阳光玫瑰等优质葡萄品种,并提前对接销路,积极邀请农业专家上门开展技术指导,目前首批20余户种植户实现丰收,亩均增收超4000元;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对接直播电商团队,推进直播助农项目,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产销”模式,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预计带动5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利用现有资源,落实光伏收益分配方案,确保光伏产业持续为村集体和脱贫户带来稳定收益并公平分配,累计分配收益12万元,覆盖脱贫户39户;积极配合集中连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完成23条村内道路提升改造,建成休闲广场4个,安装路灯38盏,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在偃师区,像卫奇一样致力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驻村第一书记还有很多。
2025年以来,偃师区持续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在产业发展上的“尖兵”作用,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积极谋划实施项目63个,通过对接直播电商团队,推进直播助农项目,以“线上直播+线下产销”模式,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销售农产品300余万元,为促进乡村产业增效、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党建是根,治理是叶,民生是果。”如今,驻村第一书记已成为偃师探索基层高效能治理新路径中的领航“头雁”。他们以基层高效能治理为抓手,突出“五基四化”,持续擦亮乡村治理底色,让党建红引领产业兴、民生暖,在偃师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幅“村美、民富、人和”的基层善治新画卷!
豫公网安备 4103810200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