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政府网站!

首页>单位政务公开


深化改革 激活偃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江春水”

来源 : 教育体育局     发布日期:2021-03-13     点击次数:345

        深化改革 激活偃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江春水”

   

    阳春三月,杨柳又吐新绿。步入府店镇第二初级中学,校园“升级”处处可见,教学楼粉刷一新,人工草坪足球场和教师周转宿舍都已建成投用,冲水式厕所建设正加紧施工,科学实验室、体育室、音乐室等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如初春暖阳的笑容绽放在老师和孩子们的脸上。

1.jpg

 

    府店镇第二初级中学的变化是我市近百所学校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的是我市近年来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高质量转变,这一转变源于我市持续对教育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和打造“洛阳第一、河南一流”的奋斗目标,不断探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激活教育发展“一江春水”,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2.jpg

 

 

“县管校聘”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洛阳市“县管校聘”先行县市,我市刀刃向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把全市核编范围内的84所公办成建制学校和全市4986名在编教职工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的同时,对公办幼儿园也参照“县管校聘”改革方案一并进行。

    为使“县管校聘”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我市成立了由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导,分管教育副市长主抓,市教体局、人社局、编办、财政局等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出台我市改革方案,为顺利推进“县管校聘”奠定基础。

 

3.jpg

 

    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我市按照“应设尽设、有需必设”原则和省定师生比的要求,并充分考虑教师产假、培训、高考等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校长、教师等各类岗位,出台分类措施,确保改革工作有效推进。

4.jpg

 

    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我市通过考试、述职、考察等形式,对局属学校、镇(街道)中心校校长进行重新聘用,71名镇(街道)学校校长也通过述职、演讲、考核等方式进行了交流任职,4527名教师通过各种考核竞聘上岗,未聘用的教师也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统筹调剂。

    通过“县管校聘”改革,全市教育“因岗用人,因岗取人,竞聘上岗,人岗相适”的局面全面形成。全市教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

 

“大阅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走进偃师市实验小学,坐在满是春意的绿藤下,看到最多的是老师们读书的身影,听到的最美声音是同学们的读书声。阅读不但成为了实验小学师生的一种习惯,也成了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5.jpg

 

 

    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按照“校长带动教师,教师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家长,进而形成全民阅读”的工作思路,通过健全完善校园阅读公共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走出了一条具有偃师特色的“大阅读”之路。

    为使“大阅读”活动取得实效,我市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各个学校留出专属空间,建立图书馆、阅览室、图书角、藏书柜,并优先充实新书、好书等优质资源。

    如今,市直中学的是知苑,实验小学的25米阅读长廊,第二实验小学的家校阅读区等一大批读书基础设施为老师和同学们搭建了随时随地就能读书的平台。

 

 

6.png


    同时,各个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定期开展读书推荐会、校园阅读节、儿童剧表演等成果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了读书交流与成果展示的平台。通过开展“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评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家长、教师的读书获得感、优越感。

 

7.jpg

 

    通过“大阅读”活动的实施,从学生到家长,从学校到家庭。热爱阅读、崇尚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育信息化让教育触网腾飞

 

    将办学理念、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有机融合,也是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张名片。

    在信息化教育不断影响传统教育之时,我市坚持以“管理、应用、创新”提升为目标,以数字校园建设为抓手,以校园网建设为突破口,借助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先试先行先飞。

 

8.jpg

 

 

    我市先后投资1600万元对千余套班班通进行升级改造,剩余600余套升级改造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全市所有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带宽均达到100M以上,校园网提升改造基本完工,95%的学校实现内网千兆到桌面(教室),有线无线全覆盖,为学校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最佳的网络保障。把数字校园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新教育实验相结合,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大比武活动,积极开展智慧课堂实验,打造具有偃师课改特色的交互式智慧课堂。 

    同时,利用钉钉和乐教乐学等平台,使新教育、课改、师训、疫情防控、法治教育等教育工作与网络充分融合,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如今,我市的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贡献度越来越大,信息技术应用师生的满意度稳步提升,让教育触网使教育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9.jpg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教育事业如何起好步、开好局?近日,我市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为新一年教育工作谋划了新的蓝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质量为中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着力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洛阳第一、河南一流”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