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洛阳“一中心六组团”的重要组团,偃师科学编制交通道路规划,加强与洛阳中心城区及周边组团、县市的交通连接,规划六县环高速、六县环快速、洛偃快速通道、中州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等,全面融入洛阳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同步构建“五纵六横”市域路网框架,实施城乡交通全域覆盖,形成外联内通的交通格局。
偃师“四横四纵二环”市域路网,四横即中州东路、古城快速、洛偃快速、S315郑卢线;四纵即夏都大道、杜甫大道、迎宾大道、S539偃顾线;环线一(内环)由北环路—东环路—洛偃快速—杜甫大道—古城快速—夏都大道—滨河路—汉魏路组成;环线二(外环)由规划G310—规划G207—高铁大道—掘丁路组成。上述项目的建成实施,将真正串联起偃师对外的大交通。
一、国道省道
1、G310线连共线全长26.18公里(708.154—734.334),起点位于顾县镇回龙湾村,途径顾县镇、安滩、岳滩、偃化口、杜楼、首阳山、寺里碑、龙虎滩,白马寺陇海铁路桥,止点位于陇海铁路桥北10米处与洛阳交界。 路基宽34米,路面宽22.5米,双向六车道。
2、S317永孟线全长41.733公里(431.048—472.821),起点位于偃登交界至偃孟交界,途径府店、高龙、翟镇、保庄。路基宽11米,路面宽10.5米,其中偃孟交界至高崖高铁桥下,长13.348,路基宽32米,路面宽27.5米,分上下行。
3、S312沿黄线全长22.472公里(243.408—265.88),起点位于山化镇石家庄村,途径老城、城关、虎头山、牛庄、与孟津交界位于光上路扣马路口。路基宽12米,路面宽10.5米。
4、S237沁新线全长11.941公里(72.593—84.534),起点位于高速杨庄收费站至洛偃快速交叉口,路基宽71米,路面宽44米。
5、S314虞灵线(洛偃快速通道),起点位于顾县镇区,止点洛偃高崖中石化加油站西200米,该线路全长9.302公里(367.12—376.422),路基宽75米,路宽40米。
6、中州路,起点位于汉魏路于中州交叉口至洛阳交界全长6.8公里。
7、南环路,位于顾县营房口,止点位于与偃洛交叉任庄口,全长4.8公里。路面宽34米。
8、古城快速通道,起点位于G310线交叉口至洛阳交界全长11.3公里。
二、农村公路
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示范乡创建工作,全域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全面提升养护水平,打造美丽农村的示范路段16.6公里,开展农村公路冬春普修活动,累计普修县道5条,共62.3公里。乡道7条,共41.8公里。村道43条,共24.6公里。完成廊道绿化3条,共33.1公里。
图:杜甫大道
图:喂北村道
三、完善便捷高效交通服务体系
以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为重点,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优化多式联运网络,推动客运出行便捷化发展和物流降本增效,提高交通服务品质。编制公交体系规划,在原有15条公交线路基础上,优化加密6条开往洛阳市公交班次,并根据上级规划及客流量变化,不断完善公交线路。加快偃师区综合物流园项目建设,建设综合物流园区,以物流园区、仓储、维修市场为主,配套餐饮、住宿、停车、洗车、充电等辅助设置。规划新建市区停车场15个,规划车位1500个;配套充电基础设施,新建充电站1座、充电桩集群3个。以新汽车站为中心,以镇区为节点,建设81个公交港湾、162座候车厅。
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554.001公里。其中,国道2条共31.865公里、省道7条共92.256公里,县道14条共151.91公里、乡道36条共256.28公里、村道757条共1021.6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429.88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行政村通客车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县道机械化养护率均达到100%。全区共有公交线路16条、农村客运班线15条,运营的客运、公交车辆217台(客运班线车辆42台、城区公交车辆175台),共有出租车282台(其中新能源车辆93台)。